鋼琴家肖邦在年輕的時候,展露出了出色的鋼琴演奏能力。
然而身邊的很多人卻總是詆毀他、打壓他,有人說他的才華只是曇花一現,有人嘲笑他不可能有前途……
肖邦感到非常痛苦,每天都活在焦慮中,甚至一度想放棄鋼琴事業。
有一次,他請求一個好友聯系劇場,結果竟遭到對方的諷刺和拒絕。
憤怒之下,肖邦果斷遠離家鄉,開始周游歐洲各國。
斷絕了以前所有的關系,他反而能心無旁騖地練習鋼琴,最終成為一代大師。
想起媒體人陸昌文提出的一個詞:底層關系。
這是一種糟糕的連接關系,伴隨著挑剔、打擊、不滿意和不支持。
一旦被這種關系套牢,它就會吞噬你的能量,榨干你的生命力,最終迫害你的人生。
一個人的命運浮沉,和他所處的關系,往往有著直接的關聯。
而改命最好的方式,就是及時斬斷那些底層關系。
1
黑洞型關系
《圈層突圍》里提到過一個「黑洞人」的概念:
生活中有些人像黑洞一樣,不停散發暗黑能量,將周圍的人吞噬于泥沼之中。
他們身上總有一片烏云,往往悲觀厭世,對一切事物態度消極。
與他們相處久了便會覺得萬物陰暗,身心萎靡,甚至喪失對生活的熱情。
自媒體作家李悠悠在留學期間,曾遇到一位年紀相仿的女生。
兩人在一家酒店兼職,很快便成了朋友。
這里的酒店老闆并不友善,稍有不如意,便會克扣員工工資。
為了改變現狀,李悠悠一有空就留意其他招聘信息,苦練英語。
她把自己的打算告訴女生,鼓勵她一起行動。
不想這個女生每次都沮喪地說:我太笨了,我沒頭腦,我不行的……
每當李悠悠勸告,她總是一臉愁容,自怨自艾地哀嘆自己的無能。
久而久之,在女生的影響下,李悠悠也生出一種無力感,甚至也跟著不想努力了。
意識到這點,她主動疏遠了這個女生。
跟對方不再來往后,李悠悠拼命學習,啃英文,練口語,沒多久就找到了更好的兼職。
之后,她又擠出時間讀書、寫作,最終成為一名作家。
富蘭克林在《窮查理歷書》中寫道:一顆爛蘋果,弄壞一筐蘋果。
那些消極悲觀的人,就像這顆爛蘋果,最終也會讓你染上負能量。
當你允許他們出現在生活中時,實際上就是在默許他們腐蝕你的精神,摧毀你的生活。
學會斬斷黑洞型關系,別讓消耗你能量的人接近自己。
沒有了陰霾的侵擾,你的世界才能充滿陽光,人生自然也就慢慢變好。
文章未完,點擊下一頁繼續
嚴禁無授權轉載,違者將面臨法律追究。